在1988年,中国厨师首次赴德国参加世界烹饪大赛,结果大败而归🎑,何以故🧑🏿⚕️📅?我们的参赛厨师,只能说出每道菜的配比和烹饪要领🧕🏻🧂,知道如何做出好的味道,却全然不知每道菜的营养成分和卡路里。而西餐比的是谁的菜营养搭配好,脂肪和卡路里高不高。



这其实很正常,就好比你拿中国的围棋去和老外的国际象棋比赛,根本就没法比💗,因为,两种饮食文化的标准决然不同。

西餐讲究营养,中餐讲究味道。营养成分可以检测量化,所以西餐理论接近科学👨❤️💋👨🏊♀️;味道,有时只可意会,同样的食材和比例,不同的人做出来的味道差异很大🧑🏻🔧;既就是同一个菜🤵🏼♂️,每个人对味道的感受和评价也不一样👆🏿。所以👩🦲🏃🏻♀️,中餐更接近艺术。西人几百年来就面包加牛扒加几道羹汤和生蔬菜就觉得是最美的午餐🤽🏽,一辈子不烦;国人千百年来追求美味🧙🏼♂️🤵🏻♂️,南北大菜🧏🏼♂️,生猛海鲜🟨,断不会一辈子只吃一个套餐👩🏻🦼➡️。


这说明,不同的地域文明和地域所决定的文明形态(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渔猎民族等)经长期沉淀积累出的饮食习惯和文化,是有很大不同的📼Ⓜ️。而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个国家在饮食上像中国人这样追求味道且没有宗教意义上的食材禁忌🧔🏽,肠肚乃至肛门都可以成为美味(比如葫芦头)。本来食物熟了去掉膻腥就可以了🙍🏿♂️,而国人却不行🧞♀️,求味直接上升为求道,成为味道🕚,就具有了艺术乃至哲学(玄学)的意义了。

杨利伟们遨游宇宙,在失重条件下的饮食🕛,科学家们按照每天人体所需各类营养,配置成牙膏状半流体🛥,每隔几小时挤不同成分的食膏即可。设想一下,今天的科技,绝对可以做到每人除去睡眠的八小时,每人每天发七管牙膏,两小时挤一次,一天所需营养就OK,可你愿意吗👴?你长的牙,可是需要咀嚼的⚗️,而咀嚼是可以带来快感的,这快感🧑🏽💻,中国人称之为有滋有味。牙膏可以做各种味,但绝没了咀嚼的快感,没了滋。每天吞食,若干年后,人们的牙齿,就会退化为鱼嘴,亲吻起来吸力倒是大了🙂↔️,但看起来男女都是没牙的老婆嘴,后代愿意吗🗾?


结论:中西饮食的融合是未来餐饮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既要重视营养,更要讲究滋味,满足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过好嘴瘾,讲究味道🚵🏼♂️,确保咀嚼的快感👩🏼✈️,保正后代嘴巴不会退化成为老婆鱼嘴。